國家稅務局查處40多萬個涉稅違法企業 以下三類企業要注意了
發布日期:2021-9-27 瀏覽次數:1117
國家稅務局查處40多萬個涉稅違法企業,以下三類企業要注意了。 在2019年金稅三期國地稅并、地稅數據合并后,金稅四期也已經上線。金稅四期將納入“非稅收”業務,一網打通八個部門的數據,對企業財稅實現更加全面的地控。今日買假發票,明天稅務檢查員就來找你,想在稅務上動“歪腦筋”,虛開發票騙取出口退稅或稅費優惠,已經徹底行不通。

在過去三年中,國家稅務局共查處40多萬個涉稅違法企業;今年上半年查辦的企業達7.2萬家,嫌疑人落網的有3700多人。在董事長的安排下,合肥某新三板企業財務總監通過他人為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,最后兩人均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,公司被判處25萬元罰款。在合肥,趙某利用他人身份,偽造發票155萬元,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。
安徽萬業提醒大家,以下這幾類企業一定要注意:
1:少繳社保的企業。
金稅四期將社會保障納入監管范圍通過虛報員工人數,對員工工資少繳社保的企業,可以小心!大批職工薪金長期低于5000元,稅務局將重點檢查!
某家公司每月發給員工工資5000元以下,余下部分通過發票報銷的方式發放,經稅務部門查到,最終該企業除了補繳各項稅費,還被罰款120萬!
2:長期虧損企業。
有的企業為規避所得稅,作內外部“兩手抓”,利用外帳虛增成本,造成企業持續虧損的“假象”。公司常年虧損,但依然堅挺?明眼人一就有問題!這樣的企業想不去檢查很難。
3:綜合稅負異常企業。
稅收超常比率一直是稅務機關檢查的重點。公司稅負率時高時低,上浮幅度超過20%,與當地同行偏差較大,有可能涉及虛開發票、不及時申報等違規行為,極易引起注意。
事實上,企業只要提前做好財務咨詢,就會變被動為主動,降低涉稅風險,減少稅收負擔,提高利潤空間;比如,在園區設立小企業,技術轉讓等具體情況下,選擇最佳方案。
相關文章